缘起

缂丝的通经断纬织法最早来自西域民族的缂毛织法,并由回鹘人(今维吾尔族的祖先)传至中原。在西北丝绸之路沿途就出土了不少缂毛精品,如英国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的汉代希腊作风的毛织人像以及北朝作风的横条蔓草动物纹毛织物,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巴楚发现的南北朝时期通经断纬织成的“红地宝相花”毛织残片。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条唐代几何菱纹的缂丝腰带。由以上这些实物来看,其织法均为通经断纬之单经平纹交织物,所不同的是唐以前以毛线织成,至唐代纯以丝线织成。由此证明,缂丝,这种特殊通经断纬缂织技术,我国在汉(公元前206-公元220)、魏之间就已经有了。



唐以前

唐以前的缂织法主要受织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缂丝的这种缂织方法费时费工,且受配色晕色的局限,一般以几何花纹为主,多用于制作丝带等饰物。到了唐代,缂丝技术上出现了抢缂法和套缂法,弥补了以前的缺陷。由于没有使用晕色匹配, 唐代缂丝色彩层次也不够丰富,但由于采用了金线地纹缂织法,表面上比以往更显华贵。从“通经通纬”的纬锦到“通经断纬”的缂丝,其间或许只隔了一段玄宗的“霓裳羽衣”。玄宗起,长安、汴梁、大都、北京,历朝历代的帝王宫殿里,缂丝成了观赏的新宠。只是唐朝存世的缂丝极少。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

历史上缂丝艺术品的鼎盛时期。此期间缂丝作品内容写实,风格朴实,设色典雅,技术精巧。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北宋缂织还新创了构缂和双套缂等技艺,缂织的花纹比唐朝更为精细,显色阶层也更为丰富。这一时期的缂丝多用于作书画包首或佛经经卷的封面。



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

皇室贵族缂织袍服使用金彩,这是缂丝金线的开端。元代缂丝简练豪放,一反南宋缂丝细腻柔美之风。对金色的喜崇使缂丝织物内加金的作法成为风尚,且金彩又多盛行于与佛教有关的缂丝挂轴制作,如《纂组英华》记载元代缂丝作品释迦牟尼佛图轴,其中释迦佛用十色金彩织出。不过此时缂丝受欢迎的程度不及宋代。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

缂丝被重新复兴,一些宋代的缂丝作品被复制并且缂丝技术提高。缂丝品种,除缂丝画轴、缂丝书法、缂丝首卷、缂丝佛像等外,还广泛用于各式缂丝袍服、缂丝裤子、缂丝朝靴、缂丝铺垫、缂丝椅披、缂丝桌围、缂丝挂屏等用品。至明成化年,缂丝生产已再趋繁盛,作品主要产于苏州、南京和北京等地,尤以苏州出产者为上品。苏州民间的缂丝作坊已形成行业规模,更兼其时苏州人文荟萃,吴门画派精品迭出,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明代还流行以孔雀羽线作为缂织的原料。如此织出来的花纹金翠耀眼,且永不褪色。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及故宫博物院院藏的明代缂丝椅披、桌垫上的缂丝龙纹图案等,都采用了孔雀羽线来缂织龙纹,使其更显高贵。同时,缂丝开始流传到日本、西欧等国,深受欢迎。至今日本民间还称缂丝和服带为“中国明缀带”,称缂丝为“明缀”。

明代缂丝作品



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

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清乾隆年间,缂丝被大量用来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袍褂补料、室内铺陈用品等。清代缂丝最大的创举就是缂、绣、绘三者结合的“缂绣混色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缂织人物、山水、花鸟、虫鱼以及含有福、禄、寿等含义的书画图轴。故宫孝藏清苏州织造局所藏的《缂丝加彩绣九阳消寒图轴》就是缂丝中的精品。

缂丝袈裟  清 康熙(1662-1722) 长111厘米 阔291厘米

这缂丝袈裟上的“百衲补”构图,是赤贫的象征,也是纪念佛祖常穿以碎布缝补而成的衣服,以示看破富贵荣华。缂丝袈裟的形状与身形配合。四角有四大天王的饰块,左上角的天王已失掉。背景采用黄色,上面饰有五爪龙及凤,显示此缂丝袈裟可能与宫廷有关。其中三幅饰块,有灯笼纹样,这可能是庆祝灯节用。此品与Jean Mailey在“Chinese Silk Tapestry Kossu”页45刊载的一件大都会艺术馆藏品相类。

清乾隆 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
钤印: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宣统御览之宝
成交价:RMB 35,750,000
31.6cm*1714.5cm 中国嘉德 2004-5-17

明 缂丝骨江叠嶂图手卷
估价:HKD 160,000-200,000
成交价:HKD 191,200
17.5cm * 97.7 cm 佳士得 2004-11-1



解放后

解放后,在党的“保护、提高、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缂丝枯木逢春。1954年成立了“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邀请了两位缂丝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1956年又在民间发展了一批缂丝人员,同时招收了一批青年学徒,当时共有二十多人,二十多台缂机。先后缂织了《玉兰黄鹂》、《牡丹双鸽》、《博古图》和《双鹅梅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等一批缂丝艺术品。20世纪60年代,缂丝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1962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艺人俞家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首次创新了一幅缂丝作品《天坛》,他以一张摄影作品为蓝本,在缂织时吸收了西洋画的特点,大量增加了色线,运用多种戗色技法。整幅作品轮廓精确、线条挺括,富有光感、质感、立体感,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效果。隔年,该所王金山等3人,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进故宫复制宋代的缂丝作品。王金山在故宫里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先后复制了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和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复制作品真假难分,受到专家的高度赞扬。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日本商家大批量的向中国订购和服腰带和贵袈衣(日本和尚高档礼服性袈裟),缂丝行业迅猛发展,苏州、南通及杭州周遍地区缂丝厂家和作坊也逐渐成立。苏州先后建立了苏州缂丝厂、吴县东山缂丝厂,蠡口、黄桥、陆慕缂丝厂,称为五大缂丝龙头厂,共有六百余员工,缂机六百多台。除了生产缂丝艺术品之外,主要生产缂丝日用品——和服腰带。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艺美术外贸出口任务猛增。和服、缂丝腰带由于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出口需求量逐年上升,各缂丝厂家纷纷添置缂机设备,人员达一万之众,缂机上万台,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缂丝生产空前发展,几乎形成“村村有工厂、家家有机台”的规模。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从1985年初开始试制。

缂丝和服腰带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工艺美术外贸任务日趋下降,缂丝日用品生产面临困境,企业劳动力过剩,生产萎缩,技艺人员外流,绝大部分企业停业转向。仅苏州刺绣研究所和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原南通户田经贸)两家仍坚持生产,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把东方的缂丝艺术与西方的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相结合,先后缂织了一批艺术新品《静物》、《孩童》、《大卫人像》等,给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宣和缂丝研制所在制作过程中,用干燥草、干燥花制成箔纸,再切割成细条织在面料里,使其画面更加贴近自然;把丝毯织法移植到缂丝技术法中,使画面的立体感增强,更具生动性等技法充实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传统工艺。除了制作常见的贵袈衣和腰带外,同时还制作唐卡和名人书画摹缂等工艺作品。其中摹缂张大千的《花鸟》(1941年)、范曾的《东坡吟啸图》(1987年)《简笔高士》(1996年)等作品,不但摹刻出山水人物画原作的风格和内容,还将每个画家的用墨风格、墨色、笔锋等细部特征,表现的丰富而生动,维妙维肖,宛若天成,其织理之美,又别具经纬交织的风韵。

当今,从事缂丝生产企业仅有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南通三和经贸)、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缂丝)工作室和吴县光福、黄桥、角直等地的王嘉良、过焕文、吴文康、陈晓君等民间艺人。其中仁和织绣经过20多年的坚持,对缂丝产品的开发、应用、宣传、推广,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体系。除了缂丝收藏品、工艺品外还开发了缂丝日用品,受到市场好评。

缂丝名片夹

缂丝花朵链子小包

丝电子博物馆以元代到现代的珍贵缂丝藏品为主要展示对象,以文本、图像等数字媒体为载体,以WEB页面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展示缂丝的魅力,呈现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其关系,为缂丝爱好者和研究者构筑一个欣赏、学习和研究的平台。缂丝博物馆立志把中国灿烂的缂丝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缂丝博物馆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家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缂丝文化博物馆。职能包括: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陈列展览、公共教育、历史与艺术研究、对外文化交流。

博物馆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缂丝的传承与发展,于2013年成立中国缂丝文化基金,同时提出缂丝产业园的概念。2013年建立缂丝工艺数据库,建设缂丝电子博物馆,同时缂丝实体博物馆完成筹建工作。